又是一位有著多重身份的無性戀者~
這篇的第三個案例,是一位無性戀者的開放式關係經驗談,與各位分享囉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原始文章來源:女人迷 https://womany.net/read/article/16496
(以下原文)
「我愛你,但我仍對其他人有情慾」讓我們談談開放式關係
你思考過「開放式關係」嗎?跳脫社會將一對一情侶關係視為「唯一正確」的感情模式,與伴侶溝通,並探問自己內心,在「誠實」和「信任」的前提下,或許開放式關係是另個情感模式的選擇。
文|Irene Lei
也許,不是你沒有想過和伴侶以外的人談情做愛(對~我們沒打錯),而是一種叫「道德感」的東西教你不能這麼做。
一對情侶在關係中,彼此相愛相依、互相陪伴,心中是否真的未曾心癢癢,例如對他人有性幻想、或多或少的精神出軌?這時,開放式關係提供另一個可能性:在伴侶知情同意的前提下,放飛彼此自由!
「哪有人以分手為前提在談戀愛的啊!」「你是不是在玩弄人家?」開放式關係經常被質疑:你們是不是不夠愛對方?如果夠喜歡對方,怎麼捨得進入這種「不穩定」的狀態?
是的,無論是八點檔或類戲劇,小三總是不得好死。現今多數人聽到開放式關係,第一直覺仍是無法接受。在主流的社會規範下,我們從小被教導一對一的情侶關係才是正確的,沒機會探索其他的可能性,因此,大部分的人在對自己還不夠瞭解的情況下,就先被社會的道德價值綁架。
如果你喜歡一對一的情侶關係,那麼也許你是相對幸運的——你剛好符合社會給予你的期待,成為大眾和主流。一樣米養百樣人,但總是有人不以白米為主食啊!強迫別人吃白米當主食,難道不是一種情感形式的霸權嗎?
當我們將一對一情侶關係視為「唯一正確」的感情模式,形塑「非專一者」是「亂來」的價值觀,對於他們而言,其實很不公平。
所以,開放式關係到底是不是在合理化出軌啊?答案是,NO!兩者的差別在於:伴侶的知情和同意與否。進行開放式關係最重要的前提,是雙方都能夠接受,「誠實」和「信任」在開放式關係中,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!
哩哩扣扣講這麼多開放式關係的理念,好像在吹捧這個名詞。但你別誤會,我們絕對不是要鼓勵所有人全部都一起來大解放,因為這會衍生成另一種型態的霸權——所有人都應該要能找到最適合自己、最舒服的方式和伴侶相處,即便是一對一,當然也沒問題。(推薦閱讀:交往中但保有交友空間?從音樂、電影談開放式關係)
你是「天生忠誠」,還是覺得「應該要忠誠」呢?下次聽到和你不同的感情模式時,先別急著否定,可能是你先被道德感制約罷了。
試著從其他角度思考吧!也許你會一試成主顧也不一定呢~
用三段戀情,帶你一起從主流價值叛逃吧!
開放式關係,大家都開心?
其實,我再也不願見你在深夜裡買醉,不願別的男人見識你
「欸,妳聽,隔壁的女生自慰怎麼這麼大聲啊?」聽著鄰居
「真的耶!那你去敲門啊!」話筒另一端的蟹蟹笑笑地說。
「怎麼可能啦。」南南回嘴。
「你就故意只穿著一條內褲去敲門啊!說不定她在等你。」
「⋯⋯」
「欸,」蟹蟹認真地說,「如果你去了,我真的不會怎麼樣
一開始,蟹蟹都是以這樣的方式,慢慢表達自己不是必須侷
常常聽聞「男人可以性愛分離、女人必須有愛才有性」,先
蟹蟹(女/22 歲)是異性戀女性。她和前男友南南(男/
起初,南南不太能接受,後來在蟹蟹多次慫恿下,決定嘗試
蟹蟹和南南是遠距離戀愛,一個在台北,一個在台南,倆人
「我自己知道,我沒辦法只和一個人『相處』。」蟹蟹說,
「⋯⋯嗯,好啦。」儘管南南沒有很大的情緒反應,但蟹蟹
從此,蟹蟹和南南進入了開放式關係。然而,面對對方和他
蟹蟹願意聽南南「暢談」他和其他女生約會或上床的事;南
自從進入開放式關係後,我跟北鼻的感情變得更好了!
2014 年,阿宗因緣際會認識了阿佑,倆人進而交往。
然而,交往一年後,當初的慾火早已不復存在。兩人之間的
「其實我大可以偷偷出軌,但進入開放式關係,才是讓這段
阿宗和小慶分別和自己原先伴侶提出進行開放式關係的想法
「我和小慶都還有各自的男友,所以對彼此的期待和壓力都
自從開始執行開放式關係後,阿宗和阿佑的感情變得更好了
騎驢找馬?其實並不是。大部分的開放式關係實踐者都提到
有時,開放式關係甚至是原本感情的一劑良藥。
「戀愛的形式本來就是流動的。我們不需要被單一的『忠誠
』價值給束縛住。」阿宗這麼作結。
晚景淒涼的開放式關係,當然也不是沒有
W 是一位跨性別者(男跨女)、同性戀、無性戀者。這樣形
W 當年因為工作緣故,認識 I(女),倆人熟識後就開始交
從交往初期,倆人即約定戀愛模式為開放式關係。W 和 I 有
交往一陣子後,原本一切都還很美好。然而,之後 W 在自身
低潮期,最容易讓人趁虛而入。W 對另一位陪伴他的女性 Q 產生好感,因此向I提出分手。當 W 和 I 說這件事時,I表
I以為自己可以,但其實不行 —— 這段開放式關係以失敗告終。W 也很自責,是不是自己本來